近日,首趟中歐班列(明斯克-成都)正在開往成都的軌道上飛馳,成功實現雙向貿易;今年4月,跨國醫藥企業艾爾建的部分醫療產品******通過中歐班列(成都)抵達成都;溫江花卉、廣元獼猴桃、攀枝花果蔬等農產品通過中歐班列遠銷歐亞;“成都造”整車配件通過“蓉歐+”東盟國際鐵海聯運班列批量出口越南……“蓉歐樞紐”格局愈發明顯,樞紐經濟效應助推四川乃至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再上臺階。
7月15日,2019年上半年班列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成都青白江舉行。會上通報,2019年1-6月,國際班列整體運行良好,其中,中歐班列(成都)運輸貨值25.2億美元,同比增長18.7%,其運輸貨值、綜合重載率增速名列全國******,發送量、回程比例等指標排名前列。今年上半年,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出港貨值達449億元,同比增長77%,預計全年實現貿易將超千億元。
“現在,成都國際鐵路港以供應鏈思維組織國際班列開行,打造四川供應鏈綜合解決中心。”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對外聯絡部部長曾怡表示。
為打造服務全川的供應鏈綜合解決中心,中歐班列(成都)已初步構建起高效、柔性、低成本的全球配送體系。成都國際鐵路港引入國際貿易企業1677家,引進新華全球購等******國貿和供應鏈企業465家,落戶國際金融、法律服務、商事調解等家服務型企業800多家……逐步完善企業供應鏈和產業供應鏈相關要素配置,實現科研、金融、信息、人才、商務、法律全配套。
目前,成都國際鐵路港與12個市州建立“蓉歐+”東盟班列基地,與98個縣(市)區推進產業合作,構建了“出口結算在港區、生產基地在市州”的產業模式。港區還與德陽共建“姊妹”物流園,促進中林集團在德陽建立60萬立方米木材深加工基地。
此外,成都國際鐵路港創新性地服務于企業。一方面,創新服務于跨國企業的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。帶動成都聯想、TCL、戴爾等電子企業由沿海向內陸產能轉移。1-6月中歐班列帶動四川造電子產品出口18億美元,帶動成都沃爾沃等汽車制造企業,1-6月帶動四川汽車出口2.5億美元。另一方面,創新具有內陸港特色的供應鏈生態圈,實現了多產品多通道的“一單到底、全程負責”的新模式,己累計簽發提單1593單。
值得一提的是,推出的“上車付”金融產品,通過提供跨境人民幣信用證,保稅保函等途徑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。上半年通過使用“上車付”等金融服務,中歐班列(俄羅斯-成都)共累計開行運貿一體化班列432列,貨值3.8億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