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前兩周相比,集裝箱船掛港情況明顯惡化。只有41%的港口受訪者表示情況穩定(15周和16周時分別為52%和54%)。集裝箱船掛港數量下降5%-25%的港口占比達42%,其中每10個港口中***有1個降幅超過25%,而上周只有不到3%的港口出現這樣的降幅。
報告合著者Theo Notteboom教授評論說:“主要東西向航線的船舶停航導致港口掛靠數量減少。與此同時,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,一些班輪公司以較密集的區域支線替代這些取消的干線航次,從而彌補長距離航線靠港數量減少造成的空檔。因此在某些情況下,集裝箱船??康臄盗糠炊杂性黾?,因為在封鎖期公眾對特定貨物的需求呈上升趨勢。”
報告還指出,一些大型班輪公司要求將碼頭用于延遲中轉服務(SOT)的集裝箱貨物進行儲存,主要為亞洲至歐洲和美洲的入境貨物。
在一些港口,非必需品(包括新車)進口導致堆場擁擠,這些貨物在港口停留的時間比平時要長。目前,各國政府平均每周3天允許非必需品的進出口,此舉使一些集裝箱堆場的倉儲利用率下降了60%。
另一位報告合著者Thanos Pallis教授表示:“由于一些重要產業停工,某些貨物堆積導致碼頭、堆場和倉庫未得到充分利用。這些貨物包括鋼材、重型貨及機械。盡管大宗液體商品仍受市場需求下降的不利影響,但一些液體儲罐已經注滿,或者已經出租,因此沒有更多的儲罐可用。”